5xRuby Insight

打造高效團隊:談技術團隊進入專案的時機

Sho Chang, 執行總監 Feb 8, 2022

我前陣子在 Linkedin 上看到一篇有趣的推文,表現軟體開發時,從企劃階段到實際成品的巨大落差。看圖請從此去。

 

這不禁讓我想起客戶常有的疑問:「該何時讓開發(或其他專業技能)團隊進入專案呢?」

定義市場需求時?
討論如何開規格時?
完成系統分析文件時?
介面設計完成時?

這題沒有標準答案,因為背後真正的重點是「如何解決跨部門、跨階段的溝通落差」。

若純粹看分工,開發團隊在開始實作時參與就可以。畢竟開發團隊手上有其他工作,一般都希望工程師不要花太多時間在還沒要開發的工作上,輪到自己投球時再進場。且那時候規格完整,工程師也有東西可以評估。

但最後才讓團隊進場,就非常考驗溝通:既要言簡意賅,更需毫無遺漏。

一個軟體產品從發想到產出規格需求時,會進行大量需求研究,收攏為「結論」,產品「該解決什麼問題」也會從結論中誕生。企劃者梳理出規格並把規劃交給開發團隊時通常是中後期,這時若開發團隊一看就發現實作會有問題,能調整的彈性也有限。往往會變成「先做再說」,也為後續改善擴增埋下隱憂。

風險還不止於此。如果沒有為工程師留足夠的技術評估時間,又或者開發團隊太晚加入專案,會有什麼風險呢?

難以一開始就做對事

產品如何替客戶(此指產品用戶)解決問題,不僅在規格設計時要考慮,工程師開發時也必須思考。就算是在 MVP 階段,也必須考慮未來擴增時的需求。我們曾見某位外國新創客戶,經營的是 SaaS 產品,用戶數當然越多越好。但最初設計時沒有保留擴增彈性,雖然產品成績很好,系統則瀕臨爆炸上限。之後我們花了數月的時間逐步翻新系統設計,才為客戶建構好符合他商業模式的結構。

問題最後依然能解決,但 MVP 階段所投入的成本,就浪費了。

無法為解決問題提出建言

常見立意良好的設計,會增加實作端複雜度甚或降低體驗效能。著重在「Nice to have」的設計容易在早期階段就佔用過多資源,讓營運團隊難以用效率最高的方式驅策產品發展。例如為追求更好的 UI ,過度設計或追求酷炫,讓視覺效果的開發工時堪比核心功能所需工時,也是一種資源浪費。

有些朋友看到這裡,應該會反批:「你如何能定義這是 Over Design(過度設計)?我們是基於嚴謹的研究上才做出合理設計。」

是的,沒錯。不過這就是問題所在。

工程師確實很難知道何謂「Over design」或是「Poor design」,因為背景資料不夠。最後才加入,讓開發團隊能判斷的依據只有文件規格,遑論提出建言,判斷「如果要展現產品價值並驗證商業模式,現在做這件事是否為開發資源的最好配置。

Launch 新產品時,如果有任一方無法獲得足夠的背景資訊,就沒辦法做出適切的判斷。尤有甚者,就實現了本文開頭所分享的圖,是所有產品領導人不樂見的。
早期介入,問題都能早期解決。

如果想要避免上述風險,又不想佔用團隊太多時間,應該怎麼辦呢?以下建議幾個方式。

前置作業就共享結論

當產品進入一個新階段,例如市調完進入規格發想,就可以將目前進度和全體分享一次。分享時是重點式的,不超過五頁 A4:

- 契機
- 假設
- 驗證結果
- 洞察(Insight)
- 判斷
- 下一步
- 其他:例如時程。

讓團隊都有心理準備,產品真正價值是什麼。

實作時定期同步

進入執行後要定期同步工作進度。尤其設計師在設計畫面時,工程師也開始做準備:套件研究、架構設計等,以實現設計師的規劃。因此同步時最好搭配摘要式的背景交代,確保雙方認知一致。

雖然工程師實際開發時仍會提問,不過定期同步能夠節省工程師拿到素材後的消化時間,更可以早期獲得技術面的建言,免去後續走錯路補救的工夫。

產品反饋是全團隊的事

讓全體團隊理解產品進入市場後的成績,是所有成員的義務,也是權力。不論事前考慮多周延,人不是完美的,下決定時免不了犯錯。把錯誤與成功都共享給團隊,將能激勵團隊不重蹈覆徹,不斷優化決策思維。

 

當產品團隊領袖有意識的運用「過度溝通」,就可以打造出更有效率的工作節奏,也能夠逐步消除分工團隊之間的齟齬,創造更有黏性、更高 Motivation 的團隊。

 
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