職場菜雞的開悟之坡旅行記 - 我知道我不懂
我是非本科轉職工程師,面對完全的未知領域。三個月的戰鬥營全日課完完全全應證了「 師父領進門,修行在個人 」這句話,在入職以前,課程、複習與面試等等的付出,都僅僅只是讓你拿到進門的門票而已。
工程師生涯的一切,從工作報到後的 git clone 起開始。從那刻起,真正的考驗展開,我也搭上從愚昧之巔往絕望之谷的單程列車。
工具該怎麼用才是正確的?
這樣的協作方式對嗎?需求合理嗎?
我能質疑嗎?
我的質疑是對的嗎?
程式碼這樣寫對嗎?
公司的標準在哪?
我可以寫的更好嗎?
種種問題讓我感到茫然害怕不知所措,疑問與情緒接踵而至,身心狀態幾近邊緣,徹底墜落絕望之谷。我嘗試摸索如何平衡一切,結果就是像無頭蒼蠅般蠻幹了三個月。有一天我突然認知到,不反思只會讓自己狀態更糟糕,花了一兩個月的時間強迫自己思索調整的方向,整理出下面幾點:
爬出絕望之谷的五種方法
1.與公司確認底線與目標
關於前面自己遇到的種種疑問,我很幸運公司有這樣對話的空間,所以我可以比較容易從一來一往的溝通中,理解公司對自己的期望與設定標準。雖然這標準不見得會符合每個人的能力值,但至少能讓我在對整個工程師職涯還不清楚明朗的情況下,先找到嘗試的目標,接著慢慢整理自己的狀態,找到適合自己的步調。
2.檢視工作流程
如何拆解收到的問題,理解起因、追蹤核心、提出解法、確認方案、執行修正與驗收結果。
舉例來說:
- 起因:客戶忘記規格而開票
- 導致核心問題:搞錯需求修錯規格。
- 提供解法:找到更好的寫法。
- 確認解決方案:客戶不喜歡方案而打掉重練,直到提出雙方能接受的解法。
- 執行修正和驗收結果:沒寫測試或沒有人工測試而發現修壞其他東西,反覆修正到成果符合預期。
這些流程看起來很日常,但是當我習慣並內化後,可以在更早的階段就發現問題在哪,確實讓我避開很多坑,省掉很多工作時間,實際上就是提高工作效率。
3.重新審視自己
你被請來是為了解決問題,但也必然會有你解決不了的問題,所以抓出合理期限來求援就是一個重要課題。
- 公司能等你多久?
- 你需要多久?
要理解自己目前的極限在哪。
有時候人只是需要一個關鍵字或是提醒就能馬上解決問題,但一昧蠻幹卻不一定會。摸索出自己的工作模式,持續追求進步,求援頻率就會跟著降低。
4.掌握能掌握的資源
資源泛指一切對你有幫助的人事物,包含:Mentor 的指導、學習的網路資源與書籍、甚至是同事的程式碼都能讓你參考與學習。時刻要把握你能掌握的資源。
5.保持身心累積能量
能量可以是體力也可以是知識,保持身心狀態的頂峰來面對眼前問題,也會讓你解決問題時事半功倍,尤其是睡覺 debug :D
以上幾個方式往復循環,我漸漸能夠自己處理大部分的問題,也有餘下更多時間檢視自己,建立自信,回到正向循環。
輸入與輸出都很重要
在長達數月的反覆內省與自我優化後,我開始發現寫程式時不再是複製貼上,可以下對關鍵字快速找到答案,也開始能夠解答同事遇到的問題。
貌似工作狀況一切都在往上提升的同時,我也越發認知到自己的不足,自己的極限邊界也越來越清晰。
於是下一步,我開始思索如何繼續突破自我極限。
常說,最好的學習即是教學,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是強化複習,也可以知道自己是否真正地學習了某項知識。
於是我在經過幾個月來的不斷輸入後,開始嘗試在工作之餘轉輸出,把握機會回答問題,把握發言機會,甚至參與技術社群活動。
藉由輸出後收到對方回饋再來反覆省思自己是否真的學會,是否真的踩穩這一步,可以繼續跨出下一步。
我在輸出的過程中,也發現其他人遇到以往我也碰到的難關,我都嘗試去分享,或許讓他理解我的痛苦可以讓他知道他不孤單,也或者讓他知道工作技巧可以如何再多一點效率。
我不確定這樣做對對方的實際幫助成效如何,也許有也許沒有,但憑著這個「也許」的可能性,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都會盡力分享,無論是技術知識、個人工作守則到心路歷程都是。
往開悟之坡前進
回首這一年,雖然起步時是各種擔心害怕,到現在也還是各種擔心害怕(誤),但不同的是,多了很多自信與能力去面對問題。我也終於能從絕望之谷爬出來,踏上前往開悟之坡的道路 :D
還記得之前曾在網路上看過一段話,討論工程師的強弱差別在哪:「強的工程師遇到問題會說好麻煩,弱的工程師會說試試看。」
期許自己未來能夠覺得所有工作都好麻煩 :D
想要閱讀更多來自五倍紅寶石軟體開發的技術分享?歡迎訂閱我們的月報,每月將自動幫你送上最新文章。